古羽小说网 > > 帝国神纪 > 第一百六十一章:又一座亚历山大城

第一百六十一章:又一座亚历山大城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亚历山大看惯了外表勇猛却面对危险临阵脱逃之辈,譬如大流士三世;亦或是卑躬屈膝,跪地求饶的软弱之徒。

波鲁斯并不属于这个两类范畴之类。

尤为令人惊奇的是亚历山大正是造成他的两个儿子的死亡的直接或是间接责任人(小儿子被阿明斯塔的突击部队杀死)。

也许是托勒密更为多疑,或者美其名曰为更加谨慎的性格。

他将自己的右手,悄悄放在剑柄的位置。

这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阴谋,不是吗?

处于绝对劣势的敌人,以一种极有诱惑力的办法麻痹对手,令其放松警惕,再施以暗杀或是伏击等方式一举扳回劣势。

亚历山大似乎并没有这样的疑虑,纵马向前,直至来到波鲁斯身前,友好地用右手轻轻扶着他的肩膀:“从现在起,我们已经是朋友了,你是一个令人敬佩的战士,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将军们同样英勇!”他说道。

随即回过头环视四周的人:“你仍将治理这片土地,与之前所不同的是,这里将有一座更大的、更雄伟壮观、坚固无比的城池出现,而你,我的朋友,你所管辖的土地将会更加广阔!”

后来托勒密也很难说清,这位勇猛无比的印度国王的微妙思维,这一定不是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

作为自己领土的保卫者,他奋勇作战,坐骑战象被击毙,才使他不得不选择后退,尽管失去两个儿子的伤痛难熬,却没有被仇恨的烈火蒙蔽双眼。

期间定有一些奇妙的思想风暴,他自己不说,别人永远无法切身体会并理解的。

总之,对于两军将士和两国人民来讲,这是一个双赢之举,避免了大量的流血和毁灭,无数人远离了死亡的威胁。

随着事情的发展,逐渐让托勒密的后续部署逐渐落空--波鲁斯的的确确是真正的归降。

部士兵已经放下武器,欢迎亚历山大进入要塞。

和波斯人的投降不同,波鲁斯让他的部下们保持了军人的荣誉,其态度仅仅谦卑,却绝非卑躬屈膝。

这样的举动恰恰得到了亚历山大的欢心,在他的征战历史上,有人将他形容为太阳一般温暖的君王,因为他总是特赦一些特殊之人;有人将他描述为残忍的暴君,很多时候他将强硬的据不投降的敌人斩首。

他是一个与众不同、却又难免沾染世俗的帝王,总之瑕不掩瑜,作为一个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征服者,是无可挑剔的。

亚历山大对待波鲁斯的政策,是完正确的。

这位国王在自己的领土之上的号召力是无可代替的,他关键时刻的投诚,为疲惫的远征军舒缓了压力。

如信守承诺的孩子,亚历山大分给他更多的领土管辖,甚至超过之前这位印度国王半生征战获得领土总和还要多。

同时亚历山大也信守承诺,命令军需官和各部队的最高将领,按照士兵们的愿望,分发钱财,安排返程。

这样一来整个远征军能够作战的部队迅速下降到仅剩下八千人。

这是包含着部拥护并且自愿追随皇帝本人的将军们。

这种数量的部队,显然不具有对外再进行任何征服的任何可能。

就像是阿瑞斯丢下长矛,去参加一场酒会,战争暂时偃旗息鼓。

大量的奴隶开始了繁忙的工作。

即使是一场艰难无比的胜利,仍然被整个庞大的帝国宣传为轻而易举的成功,亚历山大被描绘为轻轻动一动手指便激射出雷鸣和闪电击毙敌人百万大军之神。

底比斯、上下埃及纷纷铸造亚历山大大帝头长公羊角的德玛克拉银币,以显示其无上的荣耀和神威。

而在被征服的异域它乡,没什么比兴建一座亚历山大城更加紧迫、重要的事情了。

享誉世界的著名建筑设计师、城防专家、绘画和雕塑艺术大师,纷纷闻风而来,他们不辞辛劳从世界的各个角落到此云集,争先恐后投入到这座亚历山大城的建设之中。

&nb

你现在所看的《帝国神纪》第一百六十一章:又一座亚历山大城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帝国神纪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